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兴业 > 引资动态

平顶山港:中国尼龙城招商引资的一张亮丽名片

发布日期:2025-11-13         浏览次数:

“十四五”期间,中国尼龙城建设步伐铿锵,为平顶山产业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正值“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平顶山港于11月5日正式开港,标志着平顶山迈入“通江达海”新时代。平顶山港的开港,将为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带来什么? 

11.png


首开平顶山港货运先河

11月12日,位于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的深红智慧农业科技(平顶山)公司,生产车间机声轰鸣,流水线有序运转,技术人员在岗位上忙碌,一袋袋硫酸铵产品打包下线。 

开港当日,装载该公司1800吨产品的6艘货船鸣笛起航,由此出发,经水路运往周口港,再转装大船运至南京港,最终出口至东南亚。

 “长期以来,产品通过汽运拉到周口港,再转至南京港出口海外。平顶山港开港增加了一条运输渠道,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我们率先实现了平顶山港的货运首航。”该公司总经理郭锐介绍。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7000多万元,今年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就在两周前,该公司厂区搬迁扩建升级项目通过预审。新项目在确保年产8万—10万吨出口级颗粒硫酸铵的基础上,同步建设新型水溶肥生产线,推动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 

郭锐算了一笔账:平顶山港开港运营后,水运大宗货物吨公里运输价格将降至0.08元左右。“我们每年有10万吨货物出口国外,改用水运后,物流成本预计可降低1000多万元,市场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深红智慧农业科技(平顶山)公司距离平顶山港码头仅约1公里,紧邻港口。这也正是中国尼龙城核心区——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与平顶山港之间的距离。

 开发区近水楼台先得月

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作为中国尼龙城的核心区域,主导产业为尼龙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目前已构建起从合成氨、氢气等基础原料,到己内酰胺、己二酸及各类切片等中间体,再到功能纤维、改性工程塑料、聚氨酯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总产能突破300万吨,年产值超过400亿元。

 近水楼台先得月。8月26日,河南交投港航平顶山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思贤一行到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开展对接交流,精准匹配“政港企”三方资源,对接大宗货源企业。 

河南交投港航平顶山港务有限公司介绍了港口情况、合作优势及合作愿景。开港前,该已对平顶山港组织多轮次、多吨位船舶试航,验证了航道的适航性与港口的作业能力。 

开发区相关企业介绍了生产经营情况和物流需求,并就水运的安全性、时效性和运输成本等进行交流。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明毓表示,开发区将全力支持港口企业与本地企业协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助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水运具有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小、污染少的优势,历来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乘势而上,积极与园区企业对接,统计相关信息,做好“水运”服务大文章。

 平顶山港开港赋能招商引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奋进新时代,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正以“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战略为引领,凝心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招商引资,拼的是营商环境优势,实质性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冯建亚表示:“我们测算过,开港运营后,水运大宗货物吨公里运输价格将降至0.08元左右,平均为铁路的1/3、公路的1/5。这种成本优势对于原材料及产品运输需求巨大的尼龙产业而言,意味着‘真金白银’的竞争力提升。” 

平顶山港北临矿区和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依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形成“前港后厂”的理想布局。这一布局使货物下生产线即上船,极大降低了中间转运成本和时间成本。招商引资,港口已成为企业选址的决策变量。 

平顶山港的开港,是我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举措。从平顶山港出发的货船,一路向东经漯河、周口可抵达安徽省界首、阜阳等地;走北线可至济宁、连云港等内河及海运港口;走南线可达南京、上海等大型海运港口,实现与海运的无缝衔接。

平顶山港开港,使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拥有低成本物流优势、“前港后厂”的区位布局和多式联运体系的综合效应,为吸引国内外投资、培育世界级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平报融媒记者 魏广军)